本網訊 通訊員金鳳 連德勝 陳旭報道 在實踐科學發展觀學習進入第二階段的關鍵時期,蚌埠供電公司將實踐與電網建設相結合,通過與地方政府的密切溝通和多方協調,使電網建設與地方經濟發展成功對接,在得到地方政府肯定的同時,電網建設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空間。
4月27日,蚌埠供電公司總經理毛建中到鳳陽縣就鳳陽電網建設問題和縣委書記馬占文開展了面對面“零距離”的協調溝通。在門臺工業園內景觀大道上,對縣政府提出的遷址110千伏564蚌臨線的問題,毛建中本著為一切為客戶著想的原則指出,由于門臺工業園區客戶全部由110千伏明城變電站供電,而明城變的110千伏進線由220千伏鳳陽變電所單回線路供電,正在建的110千伏鳳明線就是為了保證明城變的雙回路供電,提高工業園區客戶的用電可靠性,因此在目前的情況下要遷址564線路必須先解決110千伏鳳明線架設中遇到的民房和附近炸藥庫兩個問題,否則將影響整個門臺工業園區的供電。對于鳳明線施工中遇到的問題,馬書記深表歉意地說,110千伏鳳明線施工中遇到的兩個問題影響到了線路的架設,是地方政府事先沒有考慮到,影響到了供電部門的施工進度,目前這二個問題已全部順利解決該線路可以立即施工。得知這一消息,毛建中隨即要求陪同的計企部人員通知項目部盡快施工輸通鳳明線,鳳明線通電后就可以遷址564線路,縣委書記馬占文表示非常感謝和滿意。
在鳳陽縣委、縣政府全力打造的千億元硅產業基地——板橋鎮工業園區內,面對工地上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縣委書記馬占文希望供電部門能建一座220千伏的變電站以滿足工業園區內企業的用電需求。針對這一要求,毛建中通過和馬占文推心置腹地商討,最后實事求是地指出,如果現在建220千伏變電所,一方面時間跟不上工業園區建設的速度,另一方面現在工業園區的負荷還沒達到5萬千瓦以上,會出現“大馬拉小車”的資源浪費現場,上級部門批復的可能性也不大,目前要探索出一條既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滿足工業園區供電的需求,又不會出現資源浪費的“兩全”的方法,才能使供電和地方經濟發展順利對接。最后,政企雙方本著相互尊重、相互諒解的原則,板橋鎮工業園區的供電方案暫定為:對附近的110千伏臨淮變電站的間隔進行重新整合,架設35千伏2路同桿雙回線路直接供板橋工業園區企業目前的用電需要,等到工業園區的用電負荷達到5萬千瓦以上再直接向上級部門申請直接建設220千伏變電所,由于臨淮變電站是雙電源供電,可靠性很高,既節省了投資,有長遠的戰略和長短結合,又解決了目前企業的燃眉之急,使安全性、可靠性都得到了保障。這一方案得到了馬書記和在場縣領導的贊同和支持,表示非常滿意。
據了解,近年來,安徽省鳳陽縣工業化步伐比較快,尤其是以石英砂深加工,玻璃建材為主的產業發展迅猛,鳳陽的玻璃產業從最初的毛玻璃開始,現在已是亞洲最大的玻璃器皿生產基地,過去五年鳳陽縣財政收入提高了2.6倍,其中玻璃產業繳納的稅收占全縣工業企業的80%,去年又規劃了千億元硅產業基地——鳳陽縣板橋鎮工業園區,目前已有近十家玻璃行業建廠急需用電,針對鳳陽縣經濟發展的勁頭,蚌埠供電公司著眼于未來,本著科學規劃、長短結合的原則,為鳳陽電網的規劃和建設找到了一條經濟與發展并存、節約與創新共進的新路子,不僅為鳳陽電網建設指明了方向,而且最大程度地滿足地方了經濟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