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正在此間召開的國際直流輸電用戶會議上獲悉,國家電網公司一直不斷探索新策略,力圖讓年內即將竣工的三峽輸變電工程實現工程與自然環境和社區居民的和諧統一,在治理噪聲、節約占地、保護植被等方面取得有效進展。
國家電網公司技術人員在會議上介紹,三峽輸變電工程外送系統主要采用直流輸電方式。直流輸電噪聲污染主要來自換流站中的換流變、平波電抗器和交流濾波器。噪聲影響了換流站正常的生產環境和周圍居民正常生活,曾引起地方群眾投訴。為此,國家電網公司加緊治理,在三(峽)常(州)、三(峽)廣(東)、三(峽)滬(上海)等工程中共投資1億多元更換高噪音設備、增設隔聲屏障、加高交流濾波器場圍墻、增加綠化,努力使各換流站達到國家環評標準要求。
國家電網公司建設運行部副主任梁旭明說,三大直流輸電工程中的政平、龍泉、華新等換流站達到適用于居住和文教機關區的城市1類環境噪聲標準,荊州、宜都、惠州等換流站達到適用于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的2類標準。
梁旭明說,三峽輸變電工程建設中還采用了先進的選線技術,提高選線精度,選擇合理線路和站址,達到規劃投資上的合理節約以及與生態、人文環境的最大和諧。
據介紹,為減少征地和拆遷,節約土地資源,減少對植被的破壞,F形鐵塔、高低腿基礎和線路高跨等許多先進技術被運用到三峽輸變電工程建設中。針對華東地區人口密度大,土地資源緊張的實際情況,三滬工程華新換流站的500千伏交流配電裝置采用了戶內GIS方案,可節約占地面積30%至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