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一個大熱庫,蘊藏著巨大的熱能,這種熱能通過火山爆發、溫泉、間歇噴泉、巖石的熱傳導等形式源源不斷地帶出地表,這就是地熱能。據專家推算,每年從地球內部傳到地球表面的熱量,相當于370億噸標準煤燃燒時發出的熱量。有人做過這樣的估計,如果把地球上儲存的煤炭全部燃燒釋放出來的熱量作為 100,那么地球內蘊藏的地熱能總量約為煤的17億倍。然而,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受地熱熱儲的埋深、資源的類型、開采技術手段等多種因素的制約,這么巨大的地熱能在現階段是不可能都取出來利用的。
地熱能是一種綜合性的有用礦產。作為一種新能源,它具有分布廣、潔凈、可直接利用等優點。地熱能的開發利用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幾千年前,人類就利用熱泉治病和洗浴。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地熱能開發利用的范圍越來越廣,已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尤其是七十年代以后,人口增長、世界性能源短缺、燃料價格不斷上漲以及礦物能源消耗對環境的危害,使得人類更加重視開發利用地熱能。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已有83個國家在進行這方面的工作,其中50多個國家具有相當的開發規模。
地熱能的開發利用包括發電和非發電利用兩個方面。世界各國利用地熱能的經驗表明:高溫地熱資源(150℃以上)主要用于發電,發電后排出的熱水可進行逐級多用途利用;中溫(150℃以下90℃以上)和低溫(90℃以下)的地熱資源則以直接利用為主,多用于采暖、干燥、工業、農林牧副漁業、醫療、旅游及人民的日常生活等方面。
一、地熱發電
根據1996年6月世界可再生能源大會統計,全世界地熱發電的裝機容量為6543mw。目前,有21個國家在利用地熱能發電,其中裝機容量在 500mw以上的國家有美國、菲律賓、匈牙利、冰島。除此之外,許多發展中國家也在積極利用地熱發電以補能源的不足。如薩爾瓦多、肯尼亞、尼加拉瓜等國的國家電網有10%的電力是來自地熱發電,哥斯達黎加的地熱發電進展也很快,預計在2000年可望達到國家電網的15%。由此可見,就一個國家而言,地熱發電在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所起的作用要比在工業化國家大得多。
我國適于發電的高溫地熱資源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臺灣等地區。全國地熱電站總裝機容量為304mw,發電量排名世界第12位。著名的西藏羊八井地熱電廠已建成一座25mw以上的工業型地熱電站,到1996年底已發電11億kwh,為缺煤少油的拉薩名城供電做出重大貢獻,不愧為世界屋脊上的一顆明珠。為進一步勘查羊八井的深部地熱資源,持續開發擴大裝機容量,以緩解拉薩電網的供電緊張狀況,去年在羊八井又相繼鉆取了高溫地熱井,獲取了3298℃和 257℃的高溫參數,這兩口井投產后都將成為羊八井地熱電站重要的生產井。在加速開發羊八井深層熱儲的同時,國家又加大投資開始了羊易、朗久、那曲等地熱電站的開發建設,有的已初具規模。云南騰沖熱海熱田也是我國著名的高溫熱田,在此建設萬千瓦級地熱電站已列入國家“九五”計劃,熱田首期深部地質勘探設計的招標工作已經結束,預測能夠鉆取180℃的高溫流體。
二、地熱直接利用
傳統上的地熱直接利用一直是小型的單項利用。隨著利用技術的不斷發展,在一些工業化國家已建成大規模工程。據統計,全世界分布在38個國家中的地熱直接利用設備熱功率為9047mw(1995年統計數),我國的地熱直接利用熱功率為24108mw(1994年底統計數),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總量的27%。發達國家最大的地熱直接利用項目是地熱采暖,占33%;淋浴、游泳、浴療占19%;地熱溫室14%;地熱熱泵空調14%;地熱養殖 11%;工業應用占9%。
(1)地熱采暖
利用地熱水采暖不燒煤、無污染,可晝夜供熱水,可保持室溫恒定舒適。地熱采暖雖初投資較高,但總成本只相當于燃油鍋爐供暖的四分之一,不僅節省能源、運輸、占地等,又大大改善了大氣環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明顯,是一種比較理想的采暖能源。
世界各國對地熱采暖非常重視。日本、冰島、法國、美國、新西蘭等都大量利用地熱采暖。冰島地處北極圈邊緣,氣候寒冷,一年中有300-340天需要取暖。但該國缺煤少油,常規能源極其貧乏,他們依靠得天獨厚的地下熱水,全國有85%的房屋用地熱供暖。首都雷克雅未克市已全部“地熱化”,美譽為“無煙城”。
地熱采暖在我國北方城鎮也很有發展前途。北京、天津、遼寧、陜西等省市的采暖面積逐年增多,已具一定規模。天津市地熱采暖面積已超過300萬平方米(到1995年底),如以每平方米供暖消耗煤35公斤計,則可節省105萬噸標準煤。西安市是著名的六朝古都,近年來地熱開發快,規模大,起步高, 1996-1997兩年就有13地熱井投入使用,主要用于采暖、洗浴、旅游等。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產開發商對地熱開發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利用地熱水供暖、洗浴、游泳的溫泉公寓、溫泉賓館、溫泉度假村十分看好。他們將房地產開發與地熱資源利用相結合,加大資金的投入,大大促進了地熱開發利用。
(2)地熱浴療、洗浴、游泳
地熱水本身具有較高的溫度,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少量的生物活性離子以及少量的放射性物質,對人體可起到保健、抗衰老作用,對風濕病、關節炎、心血管病、神經系統疾病、婦女病等慢性疾病有特殊的療效,具有很高的醫療價值。
利用溫泉治療疾病,很多年前就被人類所認識,有許多溫泉被供為“圣水、仙水”。世界上許多溫泉出露的地方既是療養區又是游覽區,溫泉的周圍青山翠谷,溪水瀑布,加上溫泉獨特的療效,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人前來旅游療養。日本位于環太平洋火山活動帶上,有著豐富的地熱資源,他們依據這些優勢建起溫泉保健所 700多家,溫泉旅館一萬多個,并利用地熱顯示和火山地貌等獨特景觀開展旅游。匈牙利這個國家雖人口不多,但地熱浴療、療養業卻很發達,建有地熱療養院 200多家。他們在溫泉附近構筑風格各異的建筑群,與秀麗的自然風光相融合,使人樂而不疲。地熱療養院里設施齊全,技術先進,清潔舒適,再加上良好的服務和獨特的療效吸引著眾多的國外病人,是很好的創匯項目。
我國有溫泉療養院上千家,歷史上著名的有西安華清池,大連的湯崗子,廣東的從化,北京的小湯山等。近年來地熱浴療發展很快,僅遼寧興城一市沿海濱建起的溫泉療養院就有70多家。
溫泉游泳館不僅春夏秋冬常年開放,而且其獨特的保健作用也是一般游泳館所不可比擬的。近年來,各地建起很多溫泉游泳館,如湖北英山縣1978年興建的溫泉游泳館,占地16000平方米,是國家和湖北省體委定點游泳跳水冬訓基地,為國家培養出童輝、周繼紅、伏明霞、李青、萬勝紅等一批優秀運動員。
(3)地熱水在工農業方面的利用
地熱水在農、林、牧、副、漁業方面有更廣泛的利用。在農業上主要用于地熱溫室、培育良種、種植蔬菜、花卉、魚苗越冬、孵化等方面。
匈牙利地熱直接利用裝置的熱功率達638mw,園藝和溫室暖氣系統80%依靠地熱水供暖,每個溫室都采用電子計算機控制和機械化作業。溫室內種植的蔬菜和名貴花卉除內銷外還大量出口,每畝溫室的年利潤約合人民幣4萬元左右,效益十分可觀。
我國的地熱溫室也很普遍,總面積為2865公頃。如北京的小湯山地熱聯營開發公司用5公頃地熱溫室種植綠菜花、紫甘蘭、玻璃生菜等優特種蔬菜,常年供應北京友誼商店、航空食品公司等賓館飯店,年獲利潤幾十萬元。湖北省英山地熱開發公司有地熱養殖水面近百畝,養殖品種有尼羅非魚、淡水白鯧、草胡子鯰、甲魚、牛蛙等,每年向社會提供大規格優質魚種200多萬尾,每畝平均收入萬元。河北省黃驊的中捷友誼農場建成我國北方最大的地熱越冬魚場,面積20000平方米,養殖的河蟹、對蝦、甲魚等水產品供不應求,效益逐年提高,由1986年的20萬元提高到100多萬元。地熱溫室豐富了人民的菜籃子,為改善和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作出很大貢獻。
地熱水在工業中的應用也很廣泛,如紡織、印染、烤膠、制革、造紙、蔬菜脫水等。使用地熱水印染、繅絲可以使產品的色澤鮮艷,著色率高,手感柔軟,富有彈性。在生產過程中,由于節省了軟化水處理費,也相應降低了產品的成本。
綜上所述,地熱能是一種應用前景十分廣闊的新能源。通過長期的利用實踐,人們認識到在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中應根據資源條件,貫徹因地制宜,合理開采,避免浪費,綜合利用,提高熱能利用率的方針。可喜的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地熱能的開發水平逐步提高,已從單一的粗放型利用向綜合的集約化利用發展,它必將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