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地源熱泵在全國已經得到了廣泛而成功的應用,特別在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地源熱泵市場的發展形勢更為喜人。筆者就幾個比較有代表和典型性的市場作一簡單總結。
北京:“奧運效應”初現成效目前,北京市地源熱泵工程安裝總面積已超過1800萬平方米,“十一五”期間計劃每年安裝600萬平方米。預計到2010年,全市地源熱泵工程安裝總面積將達3500萬平方米。
據統計,2008年北京奧運會實施了358個“綠色奧運”項目,包括新能源項目69項、建筑節能項目168項、水資源項目121項。奧運工程共建設了9個太陽能的熱水系統;4個項目建設了地源熱泵,3個項目建設了水源熱泵,還有兩個項目直接利用了地熱。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采用了地源熱泵系統,通過地埋換熱管,在冬季吸收土壤中蘊含的熱量為“鳥巢”供熱,在夏季吸收土壤中存貯的冷量向“鳥巢”供冷。
在200萬平方米的奧運工程中,有26.7%的面積使用了可再生能源等綠色能源。其中168個建筑節能項目所節約的能源,相當于每年減少20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沈陽:年應用面積不少于1600萬平方米2006年9月29日,在“沈陽市推進地源熱泵系統建設和應用現場會”上,原建設部資源節約辦公室副主任梁俊強宣布,沈陽市被確定為全國地源熱泵技術推廣試點城市。2006年11月11日,沈陽市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全面推進地源熱泵系統建設和應用工作的實施意見”的文件。當地政府決定,在沈陽市已經形成地源熱泵供熱(制冷)面積312萬平方米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地源熱泵系統的建設和應用。
沈陽市政府明確規定:從2008年起,每年建設和應用地源熱泵技術的面積不少于1600萬平方米,其中新建1000萬平方米,改建和改造600萬平方米。截至2008年底,沈陽市已完成2900萬平方米,預計到2010年底,計劃實現地源熱泵技術的應用面積為6500萬平方米,占全市當期供熱面積的32.5%.文件規定:對正在申報但未審批的建設項目和已經審批但尚未開工建設的項目,原則上都要采用地源熱泵技術;對已經開工建設但未竣工的項目,原則上都要改為采用地源熱泵技術;對已投入使用的機關辦公場所、賓館、酒店、寫字樓等耗能大的公建項目要抓緊進行改造,采用地源熱泵技術;對已投入使用的住宅項目,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重點對供熱質量差的項目進行改造,采用地源熱泵技術。同時,沈陽市政府對于采用地源熱泵的相關單位予以了扶持政策,包括給予資金支持、提供技術保證、加強政務服務、培育產業發展等。
重慶:使用熱泵機組獲高額補貼重慶市地源熱泵技術的應用情況在國內位列前茅,當地已有渝中區化龍橋項目B3/01地塊、開縣人民醫院業務綜合樓、珠江·太陽城和南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集資樓等4個項目入選國家級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程,獲得了約3000萬元的國家財政資助。實驗顯示,重慶市采用江水源熱泵機組較常規空調系統可節能30%左右。當地推廣地源熱泵的最大優勢是地下多為砂巖,密度大、導熱系數高,地下埋管換熱性能比北京、上海高出15%~20%;不利之處則是重慶市夏季供冷負荷遠遠大于冬天的供暖負荷,造成地下巖土的吸放熱難以維持平衡,需采用復合式地源熱泵系統等復雜技術。
據了解,當地日前出臺的《重慶市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工程專項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規定,對利用可再生能源熱泵機組的空調,按機組額定制冷量每千瓦補貼人民幣800元;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生活熱水的高溫熱泵機組,按機組額定制熱量每千瓦補貼人民幣900元。
青島:推廣范圍實現重大突破青島市通過采取服務與監督并舉、管理與引導結合的監管模式,大力推廣使用地源熱泵技術,引導房地產業和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的統一。
2006年,青島市城陽區千禧國際村三期住宅項目在全市率先采用地源熱泵技術。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地源熱泵技術在青島很快進入了推廣使用階段。經過短短兩年的推廣,僅青島市城陽區,目前已有9個共計約60萬平方米的建筑項目采用了地源熱泵空調技術。同時,青島市推廣使用的范圍也實現了重大突破,已由原先單一的住宅開發項目,推廣到其他各類建筑項目。目前,銀盛泰商務港、城陽區經貿中心、海都國際、藍鉆商務等公共建筑和四方機車車輛廠等工業項目,均采用了地源熱泵技術。
廣東:熱泵行業產能或將“井噴”
2003年,地源熱泵的制造企業和銷售市場開始進入快速成長的階段。目前,廣東地區已經成為中國熱泵行業最主要的生產基地和消費市場。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廣東地區的熱泵企業約有197家,主要分布在廣州、東莞、佛山、珠海、中山、深圳等地。其中,廣州地區有67家,佛山地區有51家,東莞地區有26家。
廣東地區熱泵企業的數量占到全國半數以上,且超過80%規模較大的企業都聚集在此。據估算,廣東熱泵產業的產能至少占到全國總量的65%.另外,廣東熱泵產業正處于快速成長階段,這使得大量資本注入,企業數量激增。權威專家預測,由于熱泵行業前景廣闊,目前很多家電企業及其他資本會在近期迅速進入熱泵市場,廣東熱泵行業產能在未來幾年還會急速擴張。李元普 王曄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