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十年前,地源熱泵作為熱泵領域的重要分支,對于暖通行業的很多人來說還很“新鮮”,那么這個詞匯今天已經不再陌生了。很多人講,地源熱泵系統是個好東西,不但節能,還沒有污染,更加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大政方針。雖然多年前歐美發達國家曾預言,中國無法大面積推廣地源熱泵系統,因為這種系統的造價“實在昂貴”,然而今天一系列的事實給了這個荒謬的判斷一記有力的還擊。
統計數據表明,2005年,我國地源熱泵系統的應用面積約為3000萬平方米,這一數字到了2007年上升至8000萬。雖然統計結果還沒有出來,然而據專家估計,2008年我國地源熱泵系統新增的應用面積將在3000萬平方米以上,甚至可以達到并超過4000萬平方米。這種速度很可觀,也很“可怕”。
可觀,迅速推廣是市場的抉擇
雖然地源熱泵在暖通行業中僅僅占有很小的領地,然而其迅猛發展卻引起了業內外人士的高度注意。人們紛紛揣摩這樣高速發展的背后,究竟是哪一種力量在推動?
中國建筑學會暖通空調分會理事長、熱泵專家徐偉認為,地源熱泵在中國能如此發展,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中國政府在積極推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等部委近年來紛紛給予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其次,相關行業機構發揮了不可磨滅的推進作用;不少專業人士在技術上給予了積極的幫助和探索。最后,地源熱泵在市場上有著良好的反映。
“我認為,這些因素最為核心的還是市場選擇。”徐偉告訴《中國建設報》記者,“政府有時出于示范或其他目的選擇地源熱泵,但畢竟只是個別項目。最主要的還是業主建設方或開發商從自身利益出發,因為選擇這種系統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后期價值。”
不過,業內專家同時指出,地源熱泵系統在市場上推行起來目前仍有不少困難。他們認為,這種困難首先來源于市場的引導作用并非很強,難以形成有序健康的發展。相對常規系統來說,地源熱泵系統首次投資額偏高也阻礙了其推進。
“可怕”,盲目推廣造成種種隱患
即便困難重重,地源熱泵系統在中國仍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每年翻番的應用規模無不說明問題。與此同時,國內一些大型公共建筑近年來的成功應用,更帶給了人們無限的希望。
數字讓人震撼,卻無法掩蓋地源熱泵系統在推廣過程中所碰到的種種問題。同其他幾類系統類似,地源熱泵系統在決策、設計、建造以及使用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隱患,為這項技術蒙上一層陰影。相關技術知識在行業內普及推廣的差強人意,專業人員對其理解不夠正確,無法真正掌握這項技術,使得地源熱泵的市場推廣存在著極大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引起了業內觀察人士的警覺。
徐偉說,這里同樣可以總結為三方面:一是不該用的地方在用;二是不懂技術的人在推廣;三是不會運行的人在運行。他解釋說,由于目前熱泵系統和傳統系統在建造程序上并沒有太大區別,因此對其沒有特殊的約束,原則上只要業主同意,都可以建造并使用地源熱泵系統。
地源熱泵系統的基本技術理論雖然簡單,但它確實有著自己的技術特殊性,特別在工程實踐上非常復雜,大多數人并沒有真正掌握。因此,地源熱泵系統的選用首先要找到“懂行”的人進行論證,究竟該不該用,應當以科學合理的判斷為依據,然后再請專業人士進行設計、建造、管理并使用。然而,目前這部分人在行業內所占的比重不超過10%。
在“懂行”的人看來,不經過科學論證、不經過專業的設計建造,包括地源熱泵在內任何熱泵系統的“亂用”都很可怕。“后果往往有兩種。輕者能效值達不到預期效果,能源替代率不理想。這種情況雖然普通人看不見、摸不到,但是專業人員很容易測試出來。重者系統運行費用將更高,不但無法與常規系統相比,在運行過程中還容易出現各種故障,最嚴重的甚至會造成系統癱瘓。”鄭州中南科萊空調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其峰告訴《中國建設報》記者,“幾乎所有關于熱泵系統的問題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結果,事實上所有問題也都可以通過有效途徑來避免。”
“現在還有很多地方在盲目地建造使用熱泵項目,感覺就像在搞‘運動’,原因就是建設方被一大堆優點“忽悠”之后,卻不知道這需要嚴格論證而武斷做出決策。這太可怕了。”在去年某地源熱泵行業論壇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這樣講。
地源熱泵,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徐偉認為,一種新知識的普及、一種新技術的使用,要想達到完美的狀態需要一個過程。這個完美狀態就是把這種技術用好,在這個階段雖然會出現問題和弊端,都是正常且不可避免的,但有些人對新鮮事物的要求過于苛刻。“我希望地源熱泵系統在中國能有一個更為寬松的發展空間。”他說。
與此同時,不少專家都相信,地源熱泵系統伴隨著中國節能減排政策的步伐,未來仍將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那么,這種節能的系統是否會占據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直到取代目前的常規能源供給?
徐偉否定了這種設想的可能性。他說,雖然地源熱泵系統在中國仍會快速發展,但近期內絕不會成為建筑能源系統的主導,相比較中國每年20億平方米左右的建設規模來說,幾千萬平方米的比重還很小,這就意味著以水地源為代表的熱泵系統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難以登上主流能源的舞臺。
據了解,水地源等此前在歐盟被定義為補充能源,如今已漸漸演變為補充能源加主導能源,但始終無法進入主流能源的行列。熱泵系統的選用要因地制宜,這是其在行業中目前尚不能取代常規能源最重要的原因。從世界的趨勢來講,熱泵系統的應用范圍會越來越寬,領域也會越來越深入。熱泵系統有其獨特的節能特性,是行業節能發展的方向和領域之一,也是暖通業利用可再生能源方面最為重要的手段。
敏感的商家顯然嗅到了這其中的無限商機。如今,富爾達、同方、臺佳、美的、海爾等國內大中型企業紛紛涉足熱泵市場,爭奪資源。在地源熱泵市場上,部分國外企業由于設備生產的歷史較長,其產品系列和規格相對齊全,因此在中國市場上占據著一定優勢。近年來,國內企業在這些方面正在迎頭趕上,品種較以前也有了極大的豐富。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外企業最主要的區別仍然在品牌影響力、產品質量及個別產品的容量上。國內企業要想趕超國外同行,仍有很漫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