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買回家的建材是否綠色環保,人人都很在意。而今,追求又進步了,外界大環境好了,家中小環境才能真正健康。環境問題的出現讓更多人提高了消費的層次——他們主動購買那些從原材料、設計、生產、使用到廢棄處理等全過程都環保的材料,同時抵制那些生產過程中污染環境的材料。
記者在幾家建材城看到,標有各類“綠色建材”的標志塑鋼門窗、板材、地板類產品,都說自己是“綠色”產品,當記者要求看看他們獲得的“中國環境標注認證”證書時,大部分商家都表示,沒有認證證書或沒聽說過。事實上,只有獲得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委員會頒發的“十環”環境標志的產品才能被稱為綠色建材。
獲“十環”標志,不僅要求終端產品環保,相關過程都要環保
據了解,中國環境認證體系,要求產品從原材料、設計、生產、使用到廢棄處理等全過程都是環保的,一般只有行業內的佼佼者才能做到。例如,塑鋼企業生產中普遍要用到一種含微量鉛的添加物,無論這類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如何優秀,也不可能得到中國環境認證標志。
據中國環境認證委員會秘書長夏青介紹,我國目前僅有幾百家企業獲得按iso14024評定的“十環”環境標志(被稱為ⅰ型環境標志)。由于通過該體系的標準很嚴,大多數企業很難做到。為了讓不同檔次的產品對應不同的認證,中國環境認證委員會又引入了以企業自我聲明為基礎加第三方驗證的ⅱ、ⅲ型環境標志,門檻要比ⅰ型低一些,主要側重于向消費者描述產品某一方面的環保特性,幫助消費者分辨和選擇。
購買不會破壞環境的建材保護我們的家園
環境標志是一種證明性商標,它表明商品在生產、使用及報廢后處置的過程中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與同類產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節約資源的特點。
為了保護環境和促進公眾愛護環境的積極性,引導消費市場向有益于環境的方向發展,一些國家的政府相繼實行了環境標志計劃。1978年,德國首先實行環境標志,之后,加拿大、美國、日本、法國、瑞典、丹麥、芬蘭等許多國家都開展了這一工作。目前,德國的環境標志產品已達7500多種,日本的環境標志產品已達2500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