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實施的《櫥柜國家強制標準》無疑是給發展參差不齊的國內櫥柜業下的一劑猛藥。這部首次對板材質量、環保性能、操作方式等做出明確規范的國標實施兩月以來,對櫥柜商家、建材賣場和裝飾公司都帶來巨大的沖擊和整頓。
近兩年來國內櫥柜行業發展方興未艾,消費者對于琳瑯滿目的櫥柜產品和品牌卻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許多小廠家包上下柜連板材每延米價格不到千元,根本達不到硬度、環保等技術標準。誠然,作為新興和成長中的行業,品牌數量眾多和產品參差不齊的櫥柜業需要規范的約束,而6月起實施的國家櫥柜標準的正式實施正如及時雨,對于整個櫥柜行業雖帶來陣痛和刺激,但對行業長遠的發展來說卻是佳音。
記者從櫥柜品牌、家居賣場、裝修業主等各方面得到的反饋表明,首部櫥柜行業標準盡管還存在不盡完善之處,但它的益處還是顯而易見的。首先,為企業設立了最低門檻,使得企業生產有法可依,確保制造出合格的產品;其次,可以規范市場,扶持合格產品,禁入劣質產品;再者,可以解決糾紛,當供需雙方產生矛盾時就可以依據這個標準解決問題。
商家建議
應增加規范設計的條文
尚品宅配家居總經理李嘉聰認為,櫥柜行業需要的是國家對于櫥柜產品品質、力學性質的約束,對于甲醛釋放量、環保性能的約束、對于板材種類和質量的約束,而不是對高度、寬度、角度等尺寸的約束。對于櫥柜產品來說,每家每戶廚房面積、樓層高度、地域習慣等不一樣,約束高度、寬度等是意義不大的,量身訂做才是對的。
李嘉聰還表示,買櫥柜就像買期貨,設計是櫥柜消費最容易產生糾紛的焦點。消費者在購買櫥柜產品時遭遇最大的困難就是貨不對板,因此,從尺寸圖到效果圖到三維實景圖,櫥柜品牌對于設計的形式也已經越來越高。針對這個情況,國家標準應該增加規范設計和服務細節方面的條文。
應加重規范環保性能
康耐登櫥柜總經理詹新宇認為,甲醛含量和異味是櫥柜產品消費者購買時最擔心的問題,在消費習慣上,北京和外來廣州置業的消費者在購買櫥柜時一般先問環保性能和板材種類,而廣州本地消費者雖然最先關心價格,但安裝后也非常在乎氣味和環保問題。因此,櫥柜商家在設計施工和板材使用上的政策是其重視長期品牌抑或短期利益的體現,這部國家標準在環保性能上對于甲醛釋放量等有明確規定,但還需增加更多這方面的內容和約束。
賣場反應
供應商應加強自檢
櫥柜標準實施兩月來,各櫥柜廠家磨拳擦掌,手段頻出;而作為櫥柜銷售另一載體的建材超市又有何進展和舉措呢?在廣州冼村好美家建材超市的櫥柜賣區,各種品牌的櫥柜琳瑯滿目。記者詢問了幾個品牌的銷售人員,只有一兩個導購知道新實施的櫥柜的國家標準。只是對記者宣傳產品的各種性能,諸如什么德國制造工藝、板材是國外進口等賣點。
廣州靚家居建材超市總經理曾育周表示,國家標準規定要使用16-18cm的刨花板,要求具有防潮功能,環保性能達到e1級即甲醛釋放量小于1.5mg/立方米。靚家居6月份就制定了規定,要求旗下櫥柜商戶加強對自身產品的板材質量檢測和環保性能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