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作為一個全國著名的老工業城市,一年所需的五金、機件、量具等市場有多大?據重慶市總商會五金分會摸底的結果是50多億元,面對這么大一塊肥厚誘人的“蛋糕”,令所有重慶人遺憾的是,除了在路邊有些散兵游勇式的“游擊”五金門市外,整個重慶市沒有一家上規模、上檔次的五金批發市場。 眾所周知,重慶是全國最大的生產和消費五金產品的城市之一,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當汽車和摩托車異軍突起,成為重慶新興的支柱產業后,對五金標件機電的需求日益陡增。記者在采訪中國工商聯五金商會吳石川會長時得知,全國每年五金機電的產值(包括出口)是1500億元,而重慶就占了50至60個億,扎扎實實是一個消費大戶。然而,就是這么一個消費重鎮,卻沒有一個正規的、品種齊全的五金市場,真是拿著錢找不到地方花,地地道道的“有市無場”。 重慶的五金市場較場口大園廣場,新華路、江北建新市場,白馬凼等地零星市場,它們各自為戰,加之場地狹小。種類缺乏等因素,只能是孤軍奮戰,難以成氣候,也難以將這塊“蛋糕”咬到幾口。 在這種有市無場的格局下,卻著實讓成都五金商們撿了個“火巴和”:成都西門五金市場建立于10年前,是目前西南最大的五金集散地,也是重慶眾多企業購買五金產品的批發市場,其年銷售額在70億元左右,而其中有50%是重慶企業在“搞消費”,也就是說至少有35億元本該花在重慶本土的“銀子”,被成都人“抱去了”。據同在重慶、成都都設立了銷售公司的陜西渭河精密工模具總廠的銷售經理宋大軍說:他一年在成都的銷售額是300多萬元,在重慶是80多萬元,而成都的300多萬元中有180萬元是重慶客戶,自他在重慶設立分公司后,重慶的銷售額陡增至了250多萬元,可見,重慶的五金銷售市場的潛力實在是不可估量,只是缺乏一個規范管理的大五金批發市場罷了,才形成了今天重慶五金市場小而散的尷尬局面。
環保 環保新聞 環保信息
上一篇:
鎖具選購和日常保養知識
上一篇:
好馬配好鞍 海峰裝飾五金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