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25
“進口家具”多在中國造 買進口家具需查報關單
一套沙發近3萬元、雙人床加床墊2萬元、抱枕1700元……在一些全部標稱進口家具的“專賣店”不難發現,這樣昂貴的價格比比皆是。但在一些進口家具打折促銷的時候,原價幾萬元竟降到一半,甚至只有幾千元,于是人們便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家具為什么這么貴,能打這么多的折扣?其實,目前多數進口品牌已經基本上實現了產品國產化,而這些國內生產的“進口家具”卻依然標著進口價格。
“進口產品”多是噱頭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某家具城看到一套沙發,款式、材質與某高檔家具店所售沙發相同,但價格卻相差甚遠,家具城中的沙發經過砍價最后可以7000元成交,而高檔家具店的則標價4萬元,不打折。
另外,記者在一些家具店看到,許多家具只打著牌子、規格和價格,獨獨看不到產地。一位售貨員指著一套標價2萬多元的餐桌說:“這是意大利的。”
“真的意大利原產嗎?”記者邊問邊端詳著這套精雕細刻、金漆鑲嵌的家具。見此,售貨員改了口,稱木料和款式都是意大利的,然后在北京加工生產。
進口品牌多在國內生產
真、仿之間的差距是有的,但價格的差異不至于這么大。據上海某家具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從國外進口家具,除在當地購買家具的進貨成本和經銷商合理的利潤之外,把它運至國內所涉及的費用相當可觀,一般包括:報關費、檢疫費、關稅、增值稅、保險費、運費。采取海運的話,全部費用將占進貨價的40%至50%,如果是空運,全部費用將占進貨價的80%,甚至100%。因此,一般情況下,消費者看到的標價,將是進貨原價+進貨原價×40%(或×100%)+經銷商利潤。以沙發為例,按照正常的加價方式,4萬元的零售價里面,進貨原價應該是1.7萬元至2萬元左右(海運方式)。但目前在北京銷售的一些進口家具品牌,多數產品是在國內加工生產的,所售價格卻一點都不比進口的便宜,人們很可能花了進口價格買了國產產品。
買進口家具需查報關單
據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的家具市場魚目混珠的現象很多,有的廠家從意大利引進多條生產線來生產意大利風格的家具,由于成本下降,因而價格可相對較低。但目前一些廠商在銷售時并不標明產地,仍以高價出售,以牟取高額利潤。因此,建議消費者在選擇家具時,首先看是否有海關報關單;其次一般進口商會有購買生產廠家的質量保證書;然后是要購買那些確有信譽、有經濟實力并能承擔質量問題的經銷商的產品。
具體在挑選家具時,要注意看邊角、家具的每一組合處是否協調、組合縫是否嚴密。一般國內家具仿冒進口家具時,制作上由于技術標準低,工藝達不到要求,家具的接合處易出現高低不平、漆面不光滑、光潔度差等情況。另外,進口家具的五金組合件上一般都打有國外品牌,且光度好。
相關鏈接
高檔家具鑒別有方
究竟什么是高檔家具,很難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專家提出如下幾條作為判別高檔家具的標準:
1.應用天然材料加工而成
天然材料,特別是木材,從古到今一直都是主要的家具用材,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與珍視。如英國家具史上的核桃木時代、胡桃木時代、桃花心木時代,都是以主要用材來體現一個時期的家具特點。在自然資源日益匱乏,環保意識日益強烈的今天,當人們的審美意識又充滿懷舊情趣的今天,天然材料更加受到人們的青睞。
就家具的檔次而言,用實木加工的家具,如果造型、工藝都不錯,當然屬高檔。如松木家具,木材雖不珍貴,但用松木加工的家具,卻在國際市場上頗受歡迎。又如橡膠木家具,過去橡膠木做柴火料都無人問津,今天用橡膠木加工的木沙發,有時卻貴于真皮沙發。實木家具好過人造板家具,木質家具(包括人造板)好過金屬塑料家具,真皮沙發貴于仿皮沙發都是大眾普遍認同的標準。
2.用珍貴稀有材料進行裝飾
就木家具而言,采用珍貴木材加工的實木家具固然貴重,如用統稱為“紅木”的各種材質密實,顏色深沉的硬木加工的家具都可稱之為高檔家具。
如用花梨、核桃木、桃花心木、紅影木、白影木、櫸木、橡木等珍貴薄木貼面的家具,不管其基材是什么人造板,如果工藝精美,涂飾高雅,也就身價倍增。因為這類薄木均為進口,其市場價格均在數百元一平方米,而且貨源不充裕,所以用珍貴薄木貼面也是家具上檔次的途徑之一。
3.精雕細做做工精細
凡高檔家具都必須是精工制作,粗制濫造必不屬高檔之列。精雕細做的仿古家具,特別是用珍貴木材手工雕刻的家具,其身價最高;用機械雕刻裝飾的家具,做工精細的,也屬高檔家具。
即使是沒有雕刻裝飾的實木家具,也要求做工精細,如門面線腳、邊部處理都必須做到無可挑剔。充分表現材質美、結構美都要通過精細的工藝來實現。因此做工精細也是高檔家具的必備條件之一。
4.有典型的風格個性
高檔家具的另一個條件是風格個性、藝術特色鮮明。仿古家具必須體現出所仿歷史時期的藝術特點,如中國明式家具,法國路易十五式(洛可可)家具。現代家具也必須有易于識別的風格個性,如意大利家具,北歐實木家具等。傳統風格、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時代特色都可稱之為個性。
(北京娛樂信報)
本文已被閱讀 38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