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元被指曾想賠20萬
據《健康時報》報道,巧合的是,武漢市另外兩名性早熟的女嬰,所食用的為同一品牌奶粉。據鄧小云稱,在治療期間,圣元的代理商曾數次找她了解孩子病情,并提出了賠償意愿。“最開始圣元說愿意出2000元,我沒有同意。后來有一次無意中說到20萬元賠償,如果我當時同意,他們應該會愿意協商。”
鄧小云說,之所以沒有接受圣元賠償的提議,是想先治好孩子的病和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致病的。“如果他們的奶粉沒有問題,他們為什么要出錢?”
雖然醫院的醫生也懷疑女嬰性早熟可能與食用的奶粉有關,但他們仍然出言謹慎。
據姚輝介紹,以前沒有想到把相關的病例作登記和總結,從近期她經手的幾個病例來看,在病情上有一些共同性,“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看到與奶粉之間是否有必然的聯系,但也不能斷定奶粉就一定沒有問題。”
對于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現問題,目前各方仍無定論。向有“乳品業大炮”之稱的原中國奶協常務理事王丁棉,建議記者對原奶生產環節進行調查。他認為,奶粉中含激素的情況以往很少見。“如果有問題可能也是出現在奶牛產奶的這個環節,因為不排除有養殖者使用激素以提高奶牛的產量。”
圣元稱“不可能讓嬰兒性早熟”
針對“武漢三女嬰早熟”的相關報道,圣元奶粉公司公關部負責人張迎玖此前在接受鳳凰網采訪時表示,已從網上得知消費者將奶粉送檢,但官方檢測機構至今未公布結果。
對于圣元奶粉是否會引發嬰孩性早熟,張迎玖堅稱,嬰孩性早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能是因為食用奶粉引起的。“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我們的產品不可能讓嬰兒性早熟。”
而對于《健康時報》報道中提及的三名嬰兒,是否就是經銷商所反映的出現性早熟的嬰兒,圣元方面稱,由于報道中用的是化名,他們不知道是不是“經銷商反映的消費者”,“不過,武漢經銷商只反映說有一個出現這種情況。”他強調,圣元每個批號的產品都是經過檢測上市的。“三聚氰胺事件后,國家的要求逐步提高,從原料到出廠成品都要檢測才能上市。我們的產品沒有什么問題。”
質檢部門不受理個人申請
弄清病理最直接的方法是對奶粉進行檢測,然而相關的檢測機構不接受個人的申請,而權威部門關于奶粉的檢測指標中也沒有激素這一項。
此前,鄧小云等家長也曾想把奶粉送檢,卻遭遇“檢測無門”,一些質量監督檢測機構都婉言拒絕了家長們的個人申請。
記者致電獲國家質檢總局授權的兩大國家級乳制品質量檢驗中心——位于哈爾濱的國家乳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位于呼和浩特的國家乳制品及肉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這兩個機構工作人員均表示,無法對奶粉進行激素檢測。兩家機構均表示,“我們只能檢查奶粉國家標準里面規定的項目,激素并不在其中。”
上述兩處檢驗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實際上,激素屬于藥物,奶粉里面是不能含有激素的,“一點含量都不能有”。他們同時表示,如果想檢測,建議去藥檢部門或衛生部門試試。
國家藥監局負責藥品檢測的中國藥品檢驗總所負責檢品受理業務的工作人員稱,除某些保健食品之外,目前我國藥檢部門尚未開展食品檢測業務,“要檢測奶粉中的激素成分,現在肯定不能送檢,而且不受理個人申請”。
武漢市兒童醫院姚輝教授表示,由于性激素有十多個分類,而醫院的設備有限,目前仍無法對奶粉中是否含有性激素進行檢測。作為主管商品流通的行政單位,工商局可以抽檢奶粉,但在目前嬰幼兒奶粉的檢測標準中,并沒有“激素檢測”這一項。據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