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點介紹了建筑內隔墻隔聲的要求和相關標準,并對近年來國內建筑采用的新型隔墻的隔聲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改善隔墻隔聲性能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隔聲性能 聲橋 隔聲效果
隨著我國住宅與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建筑業對輕質隔斷墻體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但由于對隔墻的隔聲功能質量問題重視不夠,在許多工程實際中反應出了一些輕質隔墻隔聲差的缺點。建筑使用者對此反應強烈,這就大大影響了新型輕質隔墻的推廣應用。
本單位隔聲實驗室,對住宅隔聲、輕質墻體隔聲進行過大量的試驗研究,本文結合我們的工作經驗和體會,對建筑隔墻隔聲的有關問題,作一介紹。
一、建筑隔墻的隔聲標準和要求
墻體的隔聲量是評價墻體隔絕
噪聲能力的指標,該值愈大,說明隔聲效果越好。
國內外研究資料表明,建筑隔墻隔聲量大于50dB時,隔壁的一般
噪聲聽不到,可以滿足不受隔壁
噪聲干擾和戶內交談“私密性”的理想要求;隔聲量低至40dB時,在周圍環境較安靜的情況下,則可能“隔墻有耳”,甚至隔壁的普通說話聲都能“聲聲入耳”。
80年代末,我國根據國情,制定了《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J118-88),其中規定了住宅、學校、醫院、旅館建筑隔墻的隔聲標準,見下表。標準下限值是因受經濟、技術等條件的限制,考慮人們生活的基本需求而設,標準上限值則反映了舒適性的要求。
建筑類別 |
隔墻部位 |
計權隔聲量Rw(dB) |
特級 |
一級 |
二級 |
三級 |
住宅 |
住戶 / 住戶(分戶墻) |
|
≥50 |
≥45 |
≥40 |
學校 |
教室 / 教室 |
|
≥50 |
≥45 |
≥40 |
醫院 |
病房 / 病房
手術室 / 病房
手術室 / 噪聲房間
聽力測聽室 / 其他房間 |
|
≥45≥50≥50≥50 |
≥40≥50≥45≥50 |
≥35≥45≥40≥45 |
≥50 |
旅館 |
客房 / 客房
客房 / 走廊(含門) |
≥50≥40 |
≥45≥40 |
≥40≥35 |
≥40≥30 |
目前,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尚未制定隔墻的隔聲等級標準。歐盟國家及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的住宅分戶墻隔聲標準下限均在45dB以上。由此可見,我國住宅隔墻的空氣聲隔聲國家標準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我國隔聲標準制定以來,尤其是最近幾年,各方面情況變化很大。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改善居住條件的期望,已從擴大居住面積為主,轉向以選擇舒適、安靜、私密、方便的生活環境為目標。更由于住宅建設已從福利分房制度轉變為個人置產,居民對住房是作為一種商品來選購。居住環境成為置產者在比較住宅品質時考察的重要內容,其中包含著隔墻是否隔聲這一因素。近年來,各大城市均有新建住宅因隔聲質量差要求退房引起訴訟之案例發生。另一方面,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住宅內的噪聲源和噪聲強度相應增加,例如除了電視機、洗衣機等家用電器早已普及外,高級音響設備的擁有率也不斷增長,鋼琴和其它樂器亦相繼進入尋常家庭,居民既希望自己的自娛活動少受限制,同時也要求少受鄰居進行這類活動的干擾。這對建筑隔聲功能質量的要求也相應提高。40dB的隔墻,在住宅隔聲標準中是“合格”的,但當今絕大多數住戶對此隔聲量并不滿意。因此早期制訂的住宅隔聲標準,目前也稍顯落后了。 目前《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正在進行修訂。
二、我國建筑隔墻的隔聲現狀
我國八十年代及以前的建筑,隔墻大多采用粘土磚,240mm粘土磚墻的隔聲量在50dB以上,隔聲效果好。但當今的建筑隔墻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一方面,為了
環保需要,建筑已禁止使用粘土磚,因為制作粘土磚會破壞耕地;另一方面,由于新型建筑體系以及高層建筑要求自重輕,使隔墻結構趨向于輕薄。輕質墻體的隔聲量普遍較低,單層墻一般都達不到50dB。通常在45dB以下,這就使得隔聲效果與傳統的粘土磚墻相比要差。
目前常用的隔墻材料和構件主要有5大類,它們的隔聲狀況大體如下:
1.混凝土墻
200mm以上厚度的現澆實心鋼筋混凝土墻的隔聲量與240mm粘土磚墻的隔聲量接近,150~180mm厚混凝土墻的隔聲量約為47~48dB,但面密度200kg/m2的鋼筋混凝土多孔板,隔聲量在45dB以下。
2.砌塊墻
砌塊品種較多,按功能劃分有承重和非承重砌塊。常用砌塊主要有陶粒、粉煤灰、爐渣、砂石等混凝土空心和實心砌塊;石膏、硅酸鈣等砌塊。
砌塊墻的隔聲量隨著墻體的重量厚度的不同而不同。面密度與粘土磚墻相近的承重砌塊墻,其隔聲性能與粘土磚墻也大體相接近。水泥砂漿抹灰輕質砌塊填充隔墻的隔聲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墻體表面抹灰層的厚度。兩面各抹15mm~20mm厚水泥砂漿后的隔聲量約為43~48dB,面密度小于80kg/m2的輕質砌塊墻的隔聲量通常在40dB以下。
3.條板墻
砌筑隔墻的條板通常厚度為60mm~120mm,面密度一般小于80kg/m2,具備質輕、施工方便等優點。
條板墻可再細劃為兩個分類:一類是用無機膠凝材料與集料制成的實心或多孔條板,如(增強)輕集料混凝土條板、蒸壓加氣混凝土條板、鋼絲網陶粒混凝土條板、石膏條板等,這類單層輕質條板墻的隔聲量通常在32~40dB之間;另一類是由密實面層材料與輕質芯材在生產廠預復合成的預制夾芯條板,如混凝土巖棉或聚苯夾芯條板、纖維水泥板輕質夾芯板等。預制夾芯條板墻的隔聲量通常在35~44dB之間。
4.薄板復合墻
薄板復合墻是在施工現場將薄板固定在龍骨的兩側而構成的輕質墻體。薄板的厚度一般在6mm-12mm,薄板用作墻體面層板,墻龍骨之間填充巖棉或玻璃棉。薄板品種有紙面石膏板、纖維石膏板、纖維水泥板、硅鈣板、鈣鎂板等。
薄板本身隔聲量并不高,單層板的隔聲量在26~30dB之間,而它們和輕鋼龍骨、巖棉(或玻璃棉)組成的雙層中空填棉復合墻體,卻能獲得較好的隔聲效果。它們的隔聲量通常在40~49dB之間。增加薄板層數,墻的隔聲量可大于50dB。
5.現場噴水泥砂漿面層的芯材板墻
該類隔墻是在施工現場安裝成品芯材板后,再在芯材板兩面噴復水泥砂漿面層。常用芯材板有鋼絲網架聚苯板、鋼絲網架巖棉板、塑料中空內模板。
這類墻體的隔聲量與芯材類型及水泥砂漿面層厚度有關,它們的隔聲量通常在35~42dB之間。
三、改善輕質隔墻隔聲性能的途徑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有相當一部分的輕質隔墻隔聲性能較差,單層墻的隔聲量滿足不了住宅分戶墻的最低隔聲要求,僅能用于套內隔墻。為提高輕質隔墻的隔聲量,國內外建筑聲學工作者以及我單位隔聲實驗室都已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以下是墻板隔聲的一些基本特性和規律。研究和實踐證明,遵循相關規律和借鑒實用經驗,將有助于改善輕質隔墻的隔聲性能。
1. 隔聲量隨材質的不同而有變化
單層均勻密實墻板的隔聲量服從建筑聲學的“隔聲質量定律”,即隔聲量與構件單位面積的重量成正比,面密度每增加一倍,隔聲量大約提高4~5dB。聲波投射于墻板時,重的墻比輕的墻不易激發振動,低的頻率比高的頻率容易激發振動,因此,重墻比輕墻隔聲好,高頻比低頻隔聲好。
輕質隔墻的面密度受限制,欲提高它們的隔聲量,應采用雙層墻或多層復合構造。
2. 空氣層的設置
采用雙層墻構造,并在兩層墻之間留一定空氣層間隙,由于空氣層的彈性層作用,可使總墻體的隔聲量超過質量定律。
3. 吸聲材料的應用
在雙層墻的空氣層中放置吸聲材料,將進一步提高雙層墻的隔聲量。并且吸聲材料的厚度愈大、吸聲材料的吸聲性能愈好,隔聲量的提高也就愈顯著。
雙層墻空氣層中放置吸聲材料,對于輕質雙層墻來講,其效果比重質的雙層墻中更為顯著。
巖棉和玻璃棉的吸聲性能都比較好,均可作為隔聲雙層墻或復合墻中的填充材料使用。
4. 應注意聲橋的出現
雙層墻的空氣層之間應盡量避免固體的剛性連接──聲橋。若有聲橋存在,將破壞空氣層的彈性層作用,使隔聲量下降。
空心板隔墻或空心砌塊隔墻的空心部分,雖然能減輕墻體重量,但對隔聲不利。對空心板、空心砌塊之類的建筑構件以及砌筑起來的空斗墻等,其內空腔不能誤認為是能起隔聲作用的空氣層。因為這些空腔的周圍是百分之百剛性連接的聲橋,完全不起空氣層的彈性作用。同材質的空心板與實心板相比,在面密度相同時,前者的隔聲量將低于或近似等于后者的隔聲量。
5. 抹灰層可增加隔聲量
孔洞與縫隙對隔聲有極大的不利影響,墻體上細微的孔洞、縫隙會使高頻隔聲下降,隨著孔洞或縫隙的加大,高頻隔聲量逐漸下降,并且影響向中、低頻擴展。
一些輕骨料的空心砌塊墻,由于砌塊材料中存在大量相互貫通的小孔和細縫,砌塊砌筑完畢后必須在墻體表面進行抹灰(密封)處理,否則隔聲量很低。例如,某190mm厚陶粒空心砌塊砌筑的墻體,表面不抹灰時隔聲量低于20dB,抹灰層的厚度增加到30mm以后,墻體的隔聲量達到50dB。
6. 不同材質的板可避免“吻合”現象
墻板被聲波激發進行彎曲振動時,在一定頻段會發生吻合效應,形成隔聲低谷。吻合頻率不僅與墻板剛度和面密度有關,而且隨板厚增加,頻率下移。
雙層墻或薄板復合墻兩面的墻板,選用兩種不同厚度或不同材質的板,可防止兩板同時發生吻合現象,使得兩面板的吻合谷相互錯開,從而改善墻體的隔聲性能。
綜上所述,隔斷墻因為材質的不同,隔聲效果也不同,這就要求設計者在設計時,要熟悉所用材質的性能,在施工中更多的應用新產品與新材料。真正為居者提供舒適、安靜、私密的生活環境。
噪聲控制,噪聲治理
上一篇:
真空玻璃隔聲門窗是如何隔聲的
上一篇:
建筑圍護結構(墻、樓板等)的隔聲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